智慧醫療:市縣級醫院醫聯體平臺解決方案

時間:2020-08-11 00:00:00   作者:   來源:

一、背景

       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試點,因地制宜探索由三級公立醫院或業務能力較強的醫院、縣級醫院牽頭,組建不同級別、不同類別城鄉醫療機構或專科之間優勢互補、分工協作的醫聯體,大力發展面向基層和邊遠貧困地區的遠程醫療協作網。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和下沉基層,通過派遣專家、專科共建、業務指導等提升基層醫療水平。

       加快落實分級診療機制、以需求為導向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鼓勵和引導居民到基層首診、鼓勵護理院、專業康復機構等加入醫聯體。

       探索有利于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的分配激勵機制。對縱向合作的醫聯體實行醫保總額付費等多種付費方式。

二、建設方案

       以縣級醫院為核心的醫聯體借助全科信息系統的云端和終端實現區域醫療資源共享,縣級醫院在云端,終端是基層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藥店)。

       以“醫聯體云數據中心”為理念,采用“統一規范、統一接口、統一運行”的方式,以醫療協同,分級診療為指導的思想,集中部署,分級享用的方式,建設醫聯體云數據平臺,區域HIS系統,電子病歷(EMR)系統、實驗室(LIS)系統,影像數據中心(PACS)遠程診療等醫聯體云系統。實現集中部署一套云平臺,解決醫聯體云數據中心、醫聯體云電子病歷集中管理、醫療資源共享、雙向轉診、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分級診療等功能。實現與醫聯體云平臺的數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切實為群眾提供便捷、優質的醫療衛生和醫療保障服務。

1.png

1.建設醫聯體云計算醫療信息平臺

       為實現醫聯體各醫療機構的醫療信息的共享,實現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檢查、檢驗的集中診斷、質控和結果互認,建立醫聯體云的云計算醫療信息平臺。

       采用云計算技術,集中建設為區域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服務的云平臺,各醫療機構使用醫聯體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和網絡資源,可以實現醫療機構管理信息的全面管理和信息共享。各醫療機構不需投資建設硬件和軟件系統,可以節約建設機房、服務器系統的資金,同時利用原有服務器及硬件設備進行系統存儲及備份建設。

2.png 

2.建設基層機構的全科信息系統

       在云計算平臺上建設一體化的全科信息管理應用軟件系統,為基礎醫療衛生機構提供軟件和信息服務。主要包括病人信息管理、電子病歷、醫生工作站、收費、藥房、醫院管理系統等軟件系統,還提供幫助基層醫療機構提高診療能力的臨床決策支持BP、云端專家指導、全科能力培訓Learning、處方點評等系統。并通過醫療信息專網與醫療云服務中心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共享,形成便捷、高效、一體化的醫療服務信息體系。

3.png

3.建設醫聯體一體化的醫院信息系統

       在云計算平臺上建設一體化的醫療信息管理應用軟件系統,為各醫療衛生機構提供軟件和信息服務。主要包括一卡通管理系統、電子病歷系統(EMR、PACS、LIS、手術麻醉管理系統、輸血管理系統)、醫療質量管理系統、合理用藥系統、合理輸液系統、醫院運營管理系統等軟件系統。并通過醫療信息專網與醫療云服務中心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共享,形成便捷、高效、一體化的醫療服務信息體系。

4.png

4.建設醫聯體一體化的臨床信息系統,實現電子病歷共享

      電子病歷是由各醫療機構以電子化方式創建、保存和使用的,重點針對門診、住院患者臨床診療等信息的數據集成系統,是居民個人在醫療衛生機構就診過程中產生和記錄的完整、詳細的臨床信息資源。通過在醫聯體云計算中心平臺上建立一體化的臨床信息系統,集中對電子病歷等臨床信息管理,實現電子病歷采集、存儲、檢索、質控、科研、交換的統一管理管理,按照《電子病歷基本規范》和《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統一數據交換格式,實現電子病歷跨醫療機構共享。

5.png

5.建立統一的檢驗、檢查中心,實現醫技資源共享

       醫聯體內部,檢驗、醫學影像診斷資源有限,為了使醫聯體云內的檢驗資源能夠合理分配、檢驗過程更加科學規范、檢驗相關業務更加清晰透明、檢驗結果更加可信和在醫聯體云內共享程度更高,通過云計算平臺,建立醫聯體檢驗、醫學影像中心,實現在管理體制、業務流程、資源分配等變革和優化的同時對整個檢查、檢驗過程進行集中管理。實現醫聯網范圍內病人檢驗單、檢查報告的共享,實現醫學影像在醫聯體成員單位內共享和結果互認。

6.png

6.建設雙向轉診通道,實現雙向轉診服務

       通過云計算平臺,建立醫聯體成員醫院及所轄社區醫療機構之間的病人上轉、轉回恢復的通道,提供患者身份驗證、社區中心和醫院間簽約關系驗證、轉診各方的電子病歷等診療共享信息,便于社區了解已轉診病人診斷治療情況、進行跟蹤服務,轉診醫院也可了解已轉回下級醫院或社區的患者的情況,此外還實現患者在轉診醫院可優先排隊等優質服務。

7.png

7.建設分級診療應用軟件系統

       實現醫聯體分級診療,需要分級診療軟件及相關配套軟件系統。包括:分級診療管理系統、便民的繳費、預約掛號、查看報告、在線咨詢等系統,是面向居民服務的軟件系統。醫療機構分級診療管理系統,通過就診和醫療信息的聯網管理,實現分級診療云平臺與HIS系統的門診掛號、預約掛號、門診醫生、住院醫生等系統的接口。

8.png

8.建設遠程會診平臺系統

       遠程醫療統一視頻服務平臺(簡稱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可以提供實時和延時服務,是一個包括數據、視頻、語音、影像和體征等服務交換的統一平臺。平臺下所有眾多資源均可統一存儲、統一調度。可覆蓋到二級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村診所,覆蓋到家庭;支持省內多部門協作互通互聯的現代化遠程醫療平臺;并可以與其它遠程會診平臺互通互聯。

三、醫聯體模式

9.png

10.png

四、應用價值

1、一站式信息化管理功能

       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診前、診中、診后全程一站式信息化管理功能,實現包括就診預約、登記分診、醫生門診、檢驗檢查、藥品進銷存、收費系統、電子病歷(健康檔案)等信息化管理功能。

2、臨床決策支持系統(核心)

       采用了世界領先的BMJ最佳臨床實踐(簡稱BP),BP系統基于BMJ著名的臨床證據數據庫的數據來源。經過深度結構化和本地化的BP系統,它能夠快速給醫生提供臨床決策支持,解決基層醫生診療能力差的難題。

3、處方點評

       根據BP系統的具體治療方案(定期更新和本地化),對醫生開出的處方進行掃描,提示BP的標準化治療方案,以及醫生的不合理用藥,如抗生素、輔助用藥、營養用藥等是否超標,并提醒醫生哪些藥品要做過敏測試,保證醫生安全用藥,從而實現對醫生處方(醫囑)的電子化評價。

4、云端專家指導

       基層醫療機構通過跟縣醫院合作,當基層醫生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即時在系統中通過找到云端專家進行指導,還可以建立雙向轉診通道。而縣醫院沒有的科室,可以由市醫院或其他三甲醫院的專科來補充。

5、在線學習工具

       引入BMJ learning,為縣醫院醫生的臨床能力和基層醫療機構的全科能力建設提供便捷和權威的在線學習工具,隨時幫助醫生提高診療能力,為縣醫院開放所有學習內容,同時為基層醫生制定2年100學時的全科能力培訓方案。

6、QOF 公共衛生服務效果和績效考核

       QOF不僅僅是績效管理工具,更是一種激勵性的付費系統。公司借鑒英國全科診所質量改進和考核激勵機制(QOF),打造中國版QOF,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量化考核體系。

7、將接入更多第三方服務  

       還將在系統中接入各類第三方醫療服務,如ABUS乳腺癌篩查、云端讀片、動態心電監護、居家護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等,利用新產品、新技術來提高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的診療能力,全面拓展他們的業務范圍,為醫療收入的良性增長提供更多種可能。

久久午夜神器_九九久久精品国产波多野结衣_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_被医生按摩玩到高潮视频